更新日期:2023年01月09日
9月1日,《大慶市建筑勞務分包管理辦法》正式實施,我市“包工頭”將退出建筑市場,他們在大慶不能承攬任何工程了。往后,建筑中所有的勞務工作,(人工活)得分包給有天資的勞務分包企業(簡稱為分包企業)。
同時,《辦法》還為農夫工撐起了一把“珍愛傘”:分包企業必須與農夫工簽訂用工合同,給農夫工上保險。農夫工最關心的工資,將由分包企業直接發到農夫工手里,“包工頭”根本插不上手。一旦出現拖欠農夫工工資題目時,也有人負責了。
“包工頭”不能攬活了
這幾年,我市建筑業迅猛發展,大慶的“包工頭”沒少贏利,但昧著良心坑農夫工的“黑包工頭”也不少。
“‘包工頭’找的農夫工大多是老鄉或同伙,沒有成系統的管理模式,一旦出現題目,‘包工頭’不能承擔響應的責任。”市建設局工作人員說,而且“包工頭”找的農夫工,一樣平常都不是專業的工人,素質參差不齊,為建筑質量埋下了隱患。
9月1日起,《大慶市建筑勞務分包管理辦法》實施,禁止“包工頭”承攬分包營業,這將徹底打破原來的“包工頭”管理模式。
這個《辦法》實施還有許多好處,例如,勞務公司作為一個自力法人主體,可以承擔響應的法律責任,而且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固,將會進步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。此外,還將更好地珍愛農夫工的正當權益。
勞務分包企業加入“正規軍”
9月1日起,有天資的勞務分包企業正式加入工程建設中“正規軍”隊伍,往后,建筑工程中所有勞務的活,都必須分包給他們。
據了解,目前,我市分包企業也很強大,僅市級管理的正規分包企業就有130多家。
分包都包括哪些項目?
包括木工、砌筑、抹灰、石制作、油漆、鋼筋、混凝土、腳手架、模板、焊接、水暖電安裝、鈑金、架線等13個類別。
按照《辦法》規定,這些活,都得由具備響應天資的分包企業完成。
此外,我市還鼓勵發包企業,通過招標的體例,擇優選用分包企業。
分包企業承接的活,必須由本身企業的工人完成,不能再分給或轉包給其他企業。發包企業與分包企業達成同等后,必須簽訂分包合同,而且,分包企業應在簽訂合同后的7個工作日內,到縣以上的建設局備案。
外埠分包企業到我市攬活,必須到市建設局登記備案,接受管理。
工程責任更明確
工程出了題目誰負責?《辦法》中已經明確了雙方的責任。
發包人是工程安全、質量的總負責人,他可以對施工全過程的安全、質量進行引導、監督和管理。分包企業對工程安全、質量向發包人負責。
《辦法》還規定,分包企業必須在取得生產允許證后才能施工,同時,還要對新接觸工程的農夫工進行培訓。特別工程、關鍵崗位、重要技術工種必須具有響應的崗位資格證書。
農夫工也上保險了
《辦法》規定,分包公司必須與農夫工簽訂勞動合同。
分包企業招用農夫工后,必須在10天內,帶著農夫工名冊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備案。雙方簽訂合同時,必須是分包企業與農夫工本人直接簽訂,不能由他人代簽,合同要一式三份,雙方各一份,工地留一份。
更緊張的是,9月1日后,農夫工也有保險了。《辦法》規定,分包企業必須給農夫工上不測危險保險,并付出保險費。
工資直接發給農夫工
工資是農夫工最關心的,而此次實施的《辦法》也正是要徹底解決拖欠農夫工工資題目。
我市為農夫工工資上了“雙保險”,發包企業對農夫工工資負全責,分包企業對農夫工工資直接負責。
發包企業負責人將對分包企業的用工、工資發放情況進行日常動態監管,確保不拖欠農夫工工資。
往后,農夫工工資將由分包企業直接發放,工資必須由農夫工本人領取,要是他人代領,必須得有本人簽字的書面委托書。《辦法》明確規定,農夫工工資嚴禁發給“包工頭”。
市區工資不得低于680元
農夫工的工資標準,由分包企業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自立確定,但不能低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。按照我市現行最低工資標準規定,在市區從事建筑工作的農夫工,月工資不得低于680元,四縣不得低于420元。
分包企業必須嚴酷實行農夫工考勤和工資報表制度,編制施工現場考勤表,記錄農夫工出勤情況。分包企業必須按月給農夫工發工資,假如不足一個月的,按雙方約定發放。
違背相干規定有人負責
以后,農夫工再也不用憂慮拖欠工資的題目了。市建設局工作人員說:“題目出在哪個環節,就由該環節的負責人負責。”
假如建設單位沒按合同與發包人結清工程款,或發包人未與分包企業結清工程款,導致拖欠農夫工工資,將由建設單位、發包人墊付工資。要是因發包人轉包、違法分包工程造成拖欠農夫工工資,將由發包人承擔悉數責任,并先行付出農夫工工資。
發包、分包企業如違背規定,除被行政處罰外,還將被記入企業不良名譽檔案,限定承接項目甚至降級。
此外,假如發包人用沒有天資的隊伍,要求分包企業墊資或不按合同約定付出分包款的,建設部門不但不給其辦理施工允許,還要限定其承接項目,并停息整理,甚至降低天資。
分包企業偽造、涂改天資證書,未取得市場準入資格從事分包運動,未簽訂分包合同而施工,未簽訂勞動合同,拖欠農夫工工資導致集體上訪,發生過三級以上工程建設龐大質量安全事故的,都將被行政處罰,并記入企業不良名譽檔案。